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我时常觉得中国缺乏三种教育:性的教育,爱的教育,死亡的教育。这三种概念,分别对应人生的三个支点:身体完整,灵魂充沛,生命价值。”
我们的文化里对死亡避而不谈,可是生死这件事,迟早都会到来,不在今天,就在明天,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去面对,面对宠物的死亡,面对植物的衰败,面对亲人的离去......
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死亡。
当我们的亲人躺在病床上,他是处于怎样的一个状态?一个人在临近死亡时,体内出现了什么变化?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我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怎样做才能给生命以舒适、宁静甚至美丽的终结?而这些就是临终关怀的内容。
临终关怀(英文:hospice care)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
作为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的死亡伦理观和对待临终患者的道德观,懂得尊重临终患者的人格,掌握其心理活动,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行为去影响和改变临终患者对死亡的认识,消除其对死亡的恐惧,做好患者的生理护理、心理护理,提高其生存质量,使临终患者真正在人间温情的照护下,舒适、安详、有尊严地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
我第一次听到临终关怀这个词,是在2014年,那个时候爷爷刚刚过世两周年。有一天,我看到一篇文章,从医学的角度告诉大家临终的过程: 一个人在临近死亡时,体内出现了什么变化? 临终病人常处于脱水状态,吞咽出现困难,周围循环的血液量锐减,所以病人的皮肤又湿又冷,摸上去凉凉的。你不要以为病人是因为冷,需要加盖被褥以保温。相反,即使只给他们的手脚加盖一点点重量的被褥,绝大多数临终病人都会觉得太重,觉得无法忍受。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泪流满面。我想起爷爷临终前,他不停地把被子踢开,我又不停地给他盖上。 他当时一定很痛苦,又说不出话,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我尽了孝心,却没想到给他带来那么大的痛苦。 除了脱水状态,临终前的人还会有什么变化呢? 濒死之人通常吞咽困难,他们不会产生饥饿感。相反,脱水的缺乏营养的状态造成血液内的酮体积聚,从而产生一种止痛药的效应,使病人有一种异常欢欣感。
此时,给病人喂水还会造成呕吐、食物进入气管造成窒息、病人不配合而痛苦挣扎等后果,使病人无法安静地走向死亡。
可是想想,爷爷临终前,我都干了什么呢?我给他喂鸡蛋羹,我觉得那是他吃我给他做的最后一顿饭了。
我只顾着感动自己,没考虑到他的想法。要是早点读到这篇文章就好了,就不会让他遭那么多罪。
所以,你看,这就是我们谈论死亡的意义。只有了解了它是怎样一回事,我们才可以让我们最亲爱的人宁静、舒适、体面地走。
《奇葩说》第三季有一期节目讨论该不该鼓励痛苦的绝症病人活下去?选手们纷纷回忆身边绝症亲人的遭遇,讲述曾经遇到的身边绝症病人的抉择,这些经历都带给现场深深的震撼,而劝与不劝似乎都是一个无解的抉择。
在我们的文化里,“鼓励病人活下去”已经变成一种政治正确,我们所有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希望那个人不要离开我们,却没有考虑过躺在病床上的那个人是怎么想的。
奇葩说这期辩题非常好,它让我们试着去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
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
我们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
死亡需要的是正视和尊严,而不是遮遮掩掩,希望我们所爱之人都能有尊严,体面地离开,度过每个人自己完整的生命旅程。